为什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是「不管四九三十六」?
这事说来话长,两千多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开始这么用了。
把「三七二十一」这个乘法口诀用于讽刺人的,最早出现在《史记·苏秦列传》里——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就是他游说燕、赵、魏、楚、韩、齐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使秦国 15 年不敢侵犯这些国家。
在游说齐国时,齐宣王胆子小,苏秦就给他画大饼加油打气。
但是,不可能每户都有三名可以上战场的男丁,肯定有老弱病残啊。
可就是这么离谱的饼,齐宣王居然相信并同意联盟了。
再后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引申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有学者做过统计调查,在清末明初和近现代的小说中,也出现过把其他九九乘法表接在「三七二十一」之后的情况 (但都是 7 的倍数),起强调作用。
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七八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