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跨年许愿,更容易心想事成?
今天跨年的零点
你准备许什么愿望啊?
谁说的
心想事成可不是骗人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
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个效应也被叫做期望效应
或者罗森塔尔效应
简单来说
就是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很多你现在得到的
其实是过去的自己对
「未来期待」所产生的结果
怎么会这样?
其实背后的道理很简单
就是对「期望实现的事件」的
积极心理暗示
可以帮人们的想法和行为
发生积极改变
1986 年,心理学家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专门在一所小学进行了试验
他们选了从一到六年级
一共挑选了 18 个班级的学生参加测试
并且告诉这些学生这是一个
关于「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
实验结束后
他们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
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的名单
并告诉他们
千万要保密不能透露出去
这是怎么测出来的?
测试本身是一个幌子
名单上的名字也是随机挑选出来
但在 8 个月之后
研究者们对当时抽取的所有学生
进行了复试
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
名单上随机挑选的
「最有前途」的学生
在标准智商测验中
至少平均提高了 10 分
学习有了显著的进步
也更加有求知欲和自信积极了
这是什么魔法?
不是魔法
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完全不知情
实验的变量就是相关老师的
态度、情绪和语言
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老师会对
「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有期待
然后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比如鼓励、表扬、帮助等等
老师这种无意识的行为
会让这些名单上的学生
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
谁不喜欢被看见呢?
没错,出于这种心理
学生为了回应老师的关注
就会做出相应的努力
让自己去达到老师的期待
没错,这就是一个正向的链条
积极信念——积极行为——积极结果
所以,心想事成
其实是指积极的许愿和期待
会促使我们积极行动
最后更容易达成目标
这些总归是消极的心理暗示
所以「避谶」也不是全无道理哦
可是
怎么会一语成谶呢?
一句话的力量这么大?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利昂·费斯廷格曾经提出过
一个费斯廷格法则
这个法则的核心观点是——
生活中 10% 发生的事情
是不可控的
比如意外、他人的行为等等
具体说说呢?
举一个例子——
比如你今天早上出门
不小心把衣服打湿了
换衣服耽误了时间
只好急匆匆地出门,结果因为太着急
而忘带上班的资料又匆忙回家拿
这一来一去
浪费了时间没有赶上地铁
到公司的时候迟到了
被扣了全勤
所以你心情非常不好
看什么都不顺眼
因此和同事因为小事产生了争执
在这种烦躁和自怨自艾的情绪下
工作很容易出现更多差错
接下来很可能会被领导批评
天呐
这不是倒霉到家了吗?
在这整件事情中
正是打湿衣服产生的 10% 负面情绪
致使我们无法很好掌控
那一天后来 90% 事态的发展
这不就是因小失大啦?
没错,我们虽然
没有办法控制事情的发生
但可以通过
给自己积极的期待和信念暗示
改变事情对我们的影响
我让你积极心理暗示!
不是做白日梦!
- END -
» 更多 心理学冷知识